组成:党参 15g、黄芪 20g、白术 12g、当归 12g、龙眼肉 15g、茯神 15g、远志 10g、酸枣仁 20g、木香 6g、炙甘草 6g、生姜 3 片、大枣 5 枚。
功效: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改善因气血不足导致的失眠。
名老中医经验:国医大师颜德馨常在此方基础上加合欢皮 15g、夜交藤 30g,增强安神解郁之效;若脾虚便溏明显,可去当归,加炒薏苡仁 30g、山药 20g。
2. 阴虚火旺型 —— 以心烦失眠、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为主代表验方: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化裁(中医经典方改良)组成:生地黄 15g、玄参 12g、麦冬 12g、天冬 12g、丹参 15g、当归 12g、五味子 10g、远志 10g、酸枣仁 20g、山茱萸 12g、山药 15g、泽泻 10g。
功效: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适用于肝肾阴虚、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
名老中医经验:已故中医专家焦树德曾在此方中加入知母 12g、黄柏 10g(即知柏地黄丸意),加强清虚火之力;若伴心悸不宁,可加生龙牡各 30g(先煎)重镇安神。
3. 肝郁化火型 —— 以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胸胁胀闷为主代表验方:丹栀逍遥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名老中医疏肝安神经验方)组成:柴胡 12g、当归 12g、白芍 15g、炒栀子 10g、丹皮 10g、龙胆草 6g、黄芩 10g、泽泻 12g、生甘草 6g。
功效:疏肝解郁、清泻肝火,改善因情绪不畅导致的失眠。
名老中医经验:国医大师路志正常用此方,若兼见痰热(如口苦、舌苔黄腻),加竹茹 12g、胆南星 10g;若肝郁明显(如善太息、胁痛),加香附 12g、郁金 12g。
4. 痰热内扰型 —— 以失眠胸闷、口苦痰多、舌苔黄腻为主代表验方:黄连温胆汤加味(临床祛痰安神常用方)组成:黄连 6g、法半夏 12g、陈皮 12g、茯苓 15g、竹茹 12g、枳实 10g、炙甘草 6g、远志 10g、石菖蒲 10g。
功效:清热化痰、和胃安神,适用于饮食不节、痰湿化热所致的失眠。
名老中医经验:中医专家朱良春在此方中常加莱菔子 15g、炒麦芽 30g,增强消食化痰之力;若痰热较重,加栀子 10g、连翘 15g 清热解毒。
二、名老中医特色验方(临床验证有效)1. 安神定志汤(已故中医专家董建华院士经验方)组成:炒枣仁 30g、柏子仁 15g、远志 10g、茯神 15g、党参 15g、龙齿 30g(先煎)、石菖蒲 10g、合欢皮 15g、夜交藤 30g。
功效:益气安神、交通心肾,适用于心胆气虚所致的失眠(如易惊醒、胆怯心悸)。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14 天为 1 疗程。
2. 解郁安神汤(国医大师王琦调理情志失眠经验方)组成:柴胡 12g、香附 12g、郁金 15g、合欢皮 20g、炒栀子 10g、淡豆豉 10g、当归 12g、白芍 15g、珍珠母 30g(先煎)。
功效:疏肝解郁、宁心安神,尤其适合焦虑抑郁伴失眠者。
名老中医提示:王琦院士强调,此方需配合心理疏导,若兼气血不足,可加黄芪 15g、龙眼肉 15g。
三、简易代茶饮与食疗方(辅助调理)1. 酸枣仁百合饮(适合阴虚失眠)组成:炒酸枣仁 15g(捣碎)、百合 20g、莲子 15g、茯神 10g。
用法:煮水代茶,睡前 1 小时饮用。
2. 合欢花远志粥(适合肝郁失眠)组成:合欢花 10g、远志 10g、粳米 100g、冰糖适量。
用法:先煎合欢花、远志,去渣取汁,加粳米煮粥,睡前食用。
四、重要提醒辨证是关键:失眠证型复杂,可能兼夹多种病因(如虚实夹杂),需由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精准辨证,避免 “千人一方”。
西药与中药配合:若为严重失眠(如长期服用安眠药),不可突然停药,需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调整,中药可作为辅助改善症状。
生活调摄辅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情绪激动或过度用脑,配合针灸(如针刺神门、三阴交、涌泉等穴位)、冥想等,效果更佳。
如有长期失眠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在专业指导下规范治疗,切勿依赖偏方而延误病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倍顺网配资-炒股配资官网平台-证券杠杆-炒股配资之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