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俄乌冲突开始时,很多人都觉得俄罗斯会像铁桶一样狠狠地把乌克兰碾压过去,可实际上,局势发展出来的情况,却让不少人都没想到。
到现在,俄罗斯不仅没有让乌克兰政府倒台,反而自己陷得更深,难以抽身于这场俄乌冲突中。
不过,这还算不上俄罗斯最大的败笔,他最惨痛的失败在于,无论这场战事俄罗斯是赢是输,都成功唤起了乌克兰的民族认同感。
要说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乌克兰完全没有民族意识,那肯定不靠谱。只是那时候的民族认同分散散的,没有成规模地形成体系。
在国内,很多人对俄罗斯还是挺有好感的,特别是东部地区的俄罗斯族居民,长时间以来对俄罗斯都怀有很深的情感联系。
造成这个局面,很多原因里头,乌克兰和俄罗斯其实是一家人,这点得追溯到他们的历史根源。
早在公元5世纪下半叶,基辅就已经建起来了。到了九世纪末,东斯拉夫人把基辅设为都城,组建了基辅罗斯,这也是东斯拉夫人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而且,东斯拉夫人接受东正教信仰,也是在基辅开始的。
后来基辅罗斯覆灭了,东斯拉夫人逐渐分为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分支,虽然划成了三份,但血脉里的联系一直都没断。
到了1654年,为了对抗波兰的统治,乌克兰哥萨克领袖博格丹召集大会,议定与俄罗斯联合,还签了《佩列亚斯拉夫协定》。
接下去的两百多年,乌克兰和俄罗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都紧密联系,越发难以分割。这段悠长的历史根基,也让许多乌克兰人天生对俄罗斯感觉挺亲近的。
事情可不是一成不变的,总会有变化的。
在沙皇俄国那会儿,推行大俄罗斯的沙文主义政策,搞得乌克兰人心里挺不爽的,久而久之就积攒了不少不满情绪。
而且乌克兰人觉得,自己的基辅才是东斯拉夫文明的发源地,在文化底蕴上比俄罗斯更丰富,不太愿意一直受到俄罗斯的影响。
再加上乌克兰的条件还算不错,领土面积在欧洲排第二,前苏联时期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也都名列前茅,黑土地占全球总量的13%,有“欧洲粮仓”的美名,这让乌克兰人心里既有自豪也充满着对欧洲强国的向往。
这些因素凑在一块儿,倒让乌克兰的民族感情变得特别复杂呢。
民族观念不一致,带来的影响挺明显的。国内东边住着俄罗斯族人,西边则是乌克兰族人,两边在政治上经常不能同步,甚至可以说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
这样一来,国家要团结起来就变得特别不容易,想推行什么政策也是困难重重,障碍不少。
乌克兰政府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难题。从一开始独立它就想彰显自己国家的独立性,干脆推出了“去俄罗斯化”的措施,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把乌克兰语定为唯一的官方语言,彻底放弃了俄语作为官方用语。
即使如此,俄乌冲突爆发之前,许多乌克兰人依然说俄语。据2022年的数据显示,大约34%的乌克兰人在日常生活中用俄语,尤其在东部地区,俄语使用者占了绝大多数。
这样的情形,在俄乌冲突一爆发,立马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转变。
一旦俄乌冲突一开始,之前那种民族认同感散乱的局面就被打乱不少。许多乌克兰人对俄罗斯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好感心情大打折扣。
他们慢慢明白了,乌克兰就是乌克兰,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没有必要和俄罗斯绑在一块,也不需要依赖俄罗斯。
这种念头不仅停留在心里,还付诸了行动,“去俄罗斯化”已经不再只是政府的事,老百姓也都纷纷加入,积极推动。
政府这边的行动挺明显的,过去一年里,有超过7600个和苏联、俄罗斯相关的地名都换了,变成了乌克兰的艺术家、诗人、军人、独立领袖,以及这次冲突中的英雄名字。
一些地方还动手拆除与俄罗斯有关的纪念设施,比如敖德萨就拆掉了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俄国将军苏沃洛夫的雕像。
老百姓那边也挺积极的,拿哈尔科夫来说,原本大多数人都用俄语交流,但冲突一开始,大家就主动转用乌克兰语,说俄语会让他们觉得不太自在。
这改变并不是政府强迫他们的,都是大家自己发自内心觉得这么做比较好。
这种归属感在战火中逐渐加深,把全国的人都拧成一股绳了。
看来,乌克兰这次民族意识一下子就燃起来了,这会不会引起什么变化啊?
乌克兰民族意识一旦觉醒,最直观的反应就是俄乌关系彻底断绝啦。
没错,俄乌冲突的爆发才是根本原因,不过民族自觉的增强让这种分裂变得更彻底了。
要是两国之间的关系越搞砸,乌克兰人的民族认同感就越强烈,这两者之间还互相带动,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的局面。
除了两国关系出问题以外,此外还会带来不少其他的结果。
在国内,曾经东部和西部因为民族问题引发的政治裂痕,现在在共同的民族认同下变得没那么严重,大家的团结感也增强了。
为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的人们,都愿意挺身而出抵抗,让乌克兰的反抗力量提升了不少。
在对外关系方面,乌克兰对西方的依赖意愿变得更坚定了。本来就有融入欧洲、加入北约的心思,现在民族意识觉醒,更想让国家站稳脚跟,也更渴望得到西方的支持,所以这个想法变得更加强烈了。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本来就是想限制俄罗斯的发展,现在正巧利用支持乌克兰这个借口,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结果让俄乌局势变得更棘手了。
除此之外,文化方面的转变也是挺明显的。“去俄罗斯化”不断深入,乌克兰语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及,本国的历史和文化受到了更多关注,大家开始传承自己的传统,逐步摆脱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乌克兰特色的文化风格。
其实说到底,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这场冲突,不管最后战场上怎么样收场,在激发乌克兰民族意识方面,已经算是大败了一次。
这次败局带来的后果,肯定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左右俄乌两边的关系,还会对乌克兰接下来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倍顺网配资-炒股配资官网平台-证券杠杆-炒股配资之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